体制改革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体制改革>体制改革
昌邑市三点用力打好优化协同高效“组合拳”
时间:2022-01-29  字体显示:  阅读:441次

为巩固和提升改革成果,做好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,昌邑市明确方向盯主业、锐意进取抓落实,着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,推进改革从“整合”走向“融合”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、基层社会治理和重点项目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。

一、以履职清单为“支撑点”,让权力责任更加清晰

一是打造职责任务清单。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和“三定”规定,对实际承担的全部工作任务进行条目化分解,28个政府部门共细化部门职责441条,分解工作任务1846项,编制流程图858张、工作规范785项,有力推动“三定”规定颗粒化、职能运行流程化。

二是打造职责边界清单。贯彻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,编制公布两批职责边界事项123项,并指导建立完善工作规则109项,确保部门协同配合事项的高效运行。

三是打造属地管理清单。聚焦自然资源、卫生健康等18个领域,编制125项“属地管理”清单事项,并以潍坊市镇街职责任务清单(试行)目录为基础,制定180项镇街职责任务清单“说明书”,进一步厘清属地责任的“分界线”。

二、以深化改革为“着力点”,让职能运行更加顺畅

一是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。实行市容治理网格化、路长制管理,推行徒步巡查执法、错时管理执法、“互联网+执法”等,进一步延伸执法触角,强化末端治理。在自然资源和规划、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联合执法专班,规范执法协作机制,实现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快速反应、迅捷执法。将规范“属地管理”与行政执法工作相衔接,做实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,并结合五项权力下放工作,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“统筹力”。

二是深化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。深入实施“一核四化”,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推动“7+5”组织架构扁平化、社会治理网格化、综合执法属地化、便民服务就近化。“一核”,调优社区党委、村党支部、网格党小组、党员户“四位一体”组织架构,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有效覆盖。“四化”,政务“一网办理”事项达4555项,下沉综合执法力量140余名,通过基层网格员化解矛盾问题2300多个,真正实现基层资源“落地”、服务“入心”。

三是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。紧盯上级重大决策部署、群众关注的重难点工作,持续深化信访、市委农办、乡村振兴、安全生产等领域改革,补齐民生事业发展短板。如,将扶贫开发办公室更名为乡村振兴局,并增设内设机构市委农办秘书科(市委农办督促指导科),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。

三、以规范提升为“关键点”,让服务效能更加鲜明

一是持续规范议事协调机构管理。制定《议事协调机构管理办法》,严格设立条件,明确保留范畴,精简组成人员,规范工作程序。同时,制定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及办公室工作细则,以规则的制度化促进议事的规范化,切实为党委决策服务好、参谋好。

二是持续优化编制资源配置。坚持“瘦身”和“健身”相结合,借力各类改革,核减回收编制资源,推动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。创新“基本编制+”管理,核定115名编制用于中小学周转编制专户建设,核定3434名人员控制总量用于公立医院、中职学校和公办幼儿园自主招聘,切实推动编制管理由“重数量重规模”向“重质量重效能”转变。

三是持续提升监督检查水平。改变过去“一评终结”模式,加强对机构编制决策的阶段性跟进。机构编制事项批复时,随文附带“明白纸”,提醒部门3个月内备案机构编制事项执行情况,对执行6-12个月的机构编制事项,结合机构编制跟踪问效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、机关职能运行评估等,分类开展问效,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更正,持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效能。

中共昌邑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 主办

Copyright© 2011-2015 昌邑市机构编制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 鲁ICP备14003751号 技术支持:天泽科技